繁体版 简体版
我的书城 > 军事 > 回到明末建工业 > 第385章 繁琐的礼仪

京师近月来汇聚了数十万人口,往来人员众多,出现细作是在所难免。

客栈里的两人正是从南明过来,大夏京师的开国典礼对所有人开放,各处的细作自然是少不了。

不仅是南明,李自成、张献忠,以及各方残余的流寇,中原各大官绅的耳目,都汇聚在大夏门,暗中观察着夏国军队在京师的动向。

夏国强大且神秘,难免会让人忌惮。

特别是李自成与南明,在夏国占领京师之前就曾经控制过这里。

留下的间谍也是极多的,是要时刻观察京师的情况,说白了还是有其他念想。

只不过客栈里边的两个假货郎,在白天见到夏国军队的气势,两腿到现在都在打颤......

“也不用过于惊慌。”

许久之后,其中一人缓缓开口,显得平静了许多。

“此话怎讲?”

另一个连忙问道。

“根据近日来的观察所看,北夏王孤傲自大,从进入京师以来,就未曾安抚前朝遗臣。

此番作态,甚至是要比原先的李闯更为过分。

现在中原没有士绅的支持,再强的军队不过是昙花一现!”

说话人一字一句,仔细斟酌着说道。

在这两名江南细作眼中看来,夏国的军队虽强,可有一点比不过他们的南明皇帝,那就是夏王没有朱由崧那么会拉拢人心。

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长江以北各地的士绅表面上臣服于夏国,敢有怨言者甚少,可暗地里担忧者不计其数。

“不错!

夏国的这位君王实在是太年轻了。

意气用事,全然不顾天下士子的想法。

京城内被关压大臣的家眷都多有怨言,暗中联系江南者多,假以时日,这些如都能为我南明所用,也能松动夏国根基......”

两人商讨着,心态也逐渐恢复了平稳,他们都是朱由崧的心腹,心理素质自然过于常人,相信这天下始终还都会是回到大明皇室手中的。

而相同的一幕幕,在京师各个偏僻的角落上演着。

夏国的士兵们似乎也没有刻意监管,任由各方人流出入,好将京师的情况传遍到天下各处。

......

河南。

临近江北的灾荒区域。

因为有粮草及时输送的缘故,这一片地区的灾情,已经缓解了许多。

要是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来说,中原腹地的灾难会在这一两年内达到顶峰。

只不过灾难发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气候,反而是从天灾变成了人祸。

京师破灭之后,后来的统治者早已看得出来,明末灾祸的根本解决方法就是让人口变得更少。

人死得多了,土地的问题自然就能够解决,剩下的人饭也能够吃饱了。

清军入关后中原地区逐年稳定,也是因为人口逐年锐减,人口一少,动乱就无法持续进行。

中原连年动乱,死伤者无数。

李自成与明末军阀,早帮助清国做好了铺垫,入关后再死一批人就差不多了......

而再看当下,夏国入关之后与清军不同,没有淘汰过多的底层人口,反而是帮助百姓挺过了整个冬季。

原本那些被李自成置于死地的流民挺过了寒冬,就形成了新的对抗势力,河南现在活下来的人对李闯已经是没有过多的感情了。

并且还把科技成果带到了这片土地,在物质上给与适度支持,开启民智,让华夏后续能够利用科技来解决遇到的灾难。

河南挺过了荒灾,迎来了新一年的春耕。

同时夏国农业部的技术人员也纷纷南下,对河南诸地的农耕进行科学指导,美名其曰“暖春行动”。

而其实,按照小冰河世纪的情况来说,本就像是上天对人类走向科技路线的督促。

可谁知后边的华夏却走错了路......

刘青峰后方无忧,此时正率领着两万余人,逼近襄阳。

张献忠的大西国实力过弱,远远听到孙可望大败,带着麾下的二十万大军就跑到了蜀地,余下的一路兵马断后,自己打死都不愿意出来了......

堂堂盘踞于湖广的大西国居然不战而溃,只留下左良玉与刘青峰刮分长江两岸的土地。

......

此时的紫禁城。

陆舟还在身心疲惫的“奋斗”

登基大典持续了十来日,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。

陆舟已经不记得自己经历过几次仪式了,宫里最近新纳了一批宫女,也没有时间仔细观察。

他这个皇帝每天起得比鸡早,却睡得比任何人都要晚。

想来古代的礼仪都极为繁琐,要是不做足全套,手底下的大臣们心里还都会不舒服。

这时的天还蒙蒙亮,天边明亮的星光才刚刚落下,连太阳都尚未升起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